第377期 福建福清丨“两纵两横”“井字”双向绿波

优控黑板报

专家导读

点评专家曾威杰

点评专家:曾威杰

案例来源:福建福清项目

关键词:两纵两横、井字形、双向绿波、公共周期、关键节点

区域绿波协调控制方案设计本身并不难,难的是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达到最优解。井字不同于工字,对设置条件非常严苛,本案例通过实际测量法不断跟车、测试、调优,将各路口的相位差调整到极致,从而使得各路口间的协调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非饱和状态下双向区域绿波协调效果。

路段概况

清昌大道、清荣大道为福清市东西走向主干道,是连接东西城区的重要通道,承载着市区内主要车流;福人路、福百路为南北走向主干道,是连接市区南北通行的主要道路。四条主干道周边的重要交通吸引点(商圈、学校)较多,市民出行需求较大且道路基础条件及路口基础配置良好。

本次选取上述四条主干道上,共计27个路口进行平峰期间(9:00-16:00)区域联动协调,最终形成区域内的“井字”形双向绿波。

图1 联动协调区域路口路段示意图
图1 联动协调区域路口路段示意图

表1 路口基础信息表

表1 路口基础信息表(清荣大道)

表1 路口基础信息表(清昌大道)

表1 路口基础信息表(福人路)

表1 路口基础信息表(福百路)

存在问题

1.交通吸引点分布密集,人流、车流较大

四条协调主干道周边分布众多商圈、学校以及其他人流聚集场所,交通吸引点密集,联动协调区域内人流、车流较大。

图2 联动协调区域重要交通吸发点分布图
图2 联动协调区域重要交通吸发点分布图

2.路段中干扰因素较多、行车通行效率较低

如福百路、福人路两条路段中,存在较多行人过街斑马线、路段开口及机非混行现象,对路段通行干扰较大。

图3 摩托车、电动车行驶挤压机动车行驶空间
图3 摩托车、电动车行驶挤压机动车行驶空间

3.各路口缺少协调控制,停车次数多、等待时间久

四条主干道路在进行区域协调设计前,路段双向总停车次数为34次,双向总行程时间为83min(1h23min)。

优化难点

1.路口数量较多、协调路段距离较长;

2.区域内关键节点路口的选取;

3.区域内路口公共周期的选取;

4.各协调路口相位相序的调整设置;

5.各影响因素下,相位差的设置。

优化措施

1.选取关键路口、确定区域公共周期

选取清昌大道-福和路交叉口作为本次区域联动协调的关键节点路口,保证最大绿灯利用率及最大绿波带宽,根据路口及周边交通流的变化情况,确定平峰时段(9:00-16:00)的区域协调公共周期为140s。

图4 联动协调区域内关键节点路口
图 4 联动协调区域内关键节点路口

2.各路段绿波设计速度选取

通过多次跟车测试及路段限速要求,在充分考虑道路基础条件、车辆行驶特征、无灯控行人过街等因素下,设计各路段绿波速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协调路段绿波设计速度表

表2 协调路段绿波设计速度表

3.使用专业软件计算绿波带宽

通过攻城狮们多次跟车实地调研,结合区域绿波设计相关基础数据,利用专业的绿波设计软件计算绿波带宽,研判区域联动协调路段双向绿波的可行性。

区域联动协调路段平峰时段(9:00-16:00)绿波时距图如下所示:

图5 清昌大道绿波时距图
图5 清昌大道绿波时距图
图6 清荣大道绿波时距图
图6 清荣大道绿波时距图
图7 福百路绿波时距图
图7 福百路绿波时距图
图8 福人路绿波时距图
图8 福人路绿波时距图

优化效果

通过攻城狮们多次的优化调试、跟车测试,最终达到协调区域内四条主干道路的双向绿波协调效果,停车次数、行程时间显著降低;四条协调道路总停车次数由34次降低至5次,优化率为85.3%;总行程时间由5012s(83min)降低至2987s(50min),优化率为40.4%。各协调道路具体优化效果如下所示:

表3 清昌大道优化效果表

表3 清昌大道优化效果表

表4 清荣大道优化效果表

表4 清荣大道优化效果表

表5 福百路优化效果表

表5 福百路优化效果表

表6 福人路优化效果表

表6 福人路优化效果表

案例小结

在本案例中,攻城狮对福清市中心区域的“两纵两横”4条道路进行区域联动协调,实现了由“绿波带”向“绿波网”的转变,过程中通过选取关键节点、确定公共周期、实地跟车测试/调试,最终形成“井字”形双向绿波,极大缩减了联动协调区域内的行程时间及停车次数,提高区域内通行效率,更贴切实际交通需求,提升市民们的出行体验,实现区域内平峰期间的快速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