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导读
点评专家:杨洋
案例来源:重庆江北项目
关键词:分段式绿波协调、控速通行、超长间距
案例中,交通工程师通过细致地分析道路条件、交通流特性及各路口配时方案,对14个信控路口进行分段绿波设计,通过“改相位、调相序、精配时、做绿波”等举措解决了单个路口超饱和、道路空间有限等难题,高效缓解了瓶颈路口的拥堵,提升了市民的行车体验,真正做到了 “细针密缕”。
路段概况
北滨一路为江北主城区东西向的主要干道之一,多条支路汇入该路段,车流量较大,属于主城区交通流量转换的大动脉;东连接北滨二路至海尔路,西连接宏帆路至两江新区,整条路段延江而行长达9.3公里,涉及14个绿波协调信号控制路口(相国寺路口非协调路口)。

存在问题
- 大量车流通过支路和桥梁进入,路口通行压力较大
①主城区大量车流从支路汇入北滨一路,导致北滨一路-御峰路路口交通压力较大。

②其它辖区车流通过桥梁汇入至北滨一路。

- 道路交通条件有限,通行效率较低
春森彼岸车库路口为双向5车道,西向东仅有2车道通行,加之内侧车道直行车流受左转掉头车流的影响,西向东直行车流仅1条车道能正常通行,通行效率降低,路口流量超负荷。路口西向东直行通行能力为1453pcu/h,实际直行车流量为1840pcu/h,饱和度高达1.2。



- 路口间距较长,导致路口通过率较低
金源路路口-建新西路路口间距长达1.4公里,是北滨一路最长的路口间距。由于路口间距较长,通过的车辆存在车速差异,导致同批次车流通过下个路口的通过率较低。

优化思路
结合北滨一路道路交通流特征及实地调研情况,对沿线路口提出以下优化思路:
综合考虑通行效率及道路条件等影响因素,将北滨一路路段分成两段,分别是五简路-华福路段和金源路-水滨路段,并对两段东西向进行双向协调控制,有效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以减小单个路口的压力。
对主要节点春森彼岸车库路口车辆进行信控截流,减少西向东左转对北滨一路路段车流的影响,保证双向通行效率。
优化措施
- 设置分段式绿波,减缓单个路口交通压力
因相国寺路段信号灯为按钮式人行过街,不满足绿波制作条件,且金源路-华福路路段为双向4车道掉头开口处较多,掉头车辆不受交通信号控制,因而将北滨一路路段分为五简路-华福路和金源路-水滨路两段绿波进行协调控制,以减缓单个路口的交通压力。


①第一段绿波:五简路-华福路
第一段绿波路段总长为3.1公里,东向西通行时间为6分35秒,平均车速为28.4km/h,需停车3次;西向东通行时间为4分15秒,平均车速为44km/h,需停车1次。

②第二段绿波:金源路-水滨路
金源路-水滨路路段总长为4.9公里,东向西通行时间为7分15秒,平均车速为40.1km/h,需停车3次;西向东通行时间为7分31秒,平均车速为38.5km/h,需停车3次。

- 路口相位优化设计,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①北滨一路-春森彼岸车库路口
对该路口相序进行调整,先放西向东单放相位清空左转掉头排队车辆,尽量减少因左转掉头车辆停靠造成的影响,以提高双向绿波带宽。


②北滨一路-华福路路口
结合现场车流情况,在满足西进口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去掉优化前第5相位(西进口单放相位),从而均衡东西双向绿波带宽。


③北滨一路-水滨路路口
通过重新对路口相序设计调整,提高双向绿波带宽,减少停车次数,提高双向通行的效果。


- 协调时距图
利用绿波带软件计算,对北滨一路沿线路口信号方案进行调整,使得东西双向协调控制方案达到双向绿波的效果。


优化效果
通过绿波优化协调,北滨一路通行效率大幅提高。五简路-华福路路段双向通行时间相比优化前平均缩短23.85%,行驶速度平均提升35.15%,停车次数均降至0次。金源路-水滨路路段双向通行时间相比优化前平均缩短24.55%,行驶速度平均提升32.75%,停车次数均降至0次。
表1 第一段绿波优化数据对比表
表2 第二段绿波优化数据对比表
案例小结
本案例通过科学合理的协调优化方案,结合路段车流量的变化及道路交通条件,针对不同车流量及不同车速设置分段式绿波协调,有效减少东西双向停车次数,提高北滨一路双向道路通行效率及行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