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陈国亮
振业优控专家团成员、高级工程师,从事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组织优化、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及技术研究工作10余年。撰写典型案例分析100余篇,参与研发的发明专利10余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10余项,为广东河源、山西平遥、四川雅安等地交管部门进行交通信号优化培训50余场。
案例来源:昆明配时中心
关键词:不规则Y型交叉口、交通冲突、行人专用相位、协调控制
高速路通往主城区的不规则Y型交叉口,由于从高速口出来的右转信号灯未启用,致使车辆行车速度较快,与其他方向的非机动车、行人、车辆产生冲突;加上忽视与上下游交叉口的联动控制,高峰时段交叉口排队过长造成回溢打结,是典型的“重效率轻安全、重局部轻整体”案例。
通过开启右转信号灯、重新设计相位和优化配时、上下游交叉口控流及沿线绿波协调控制等措施优化,由点及线有效疏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
路口概况
滇缅大道与西三环交叉口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为不规则Y型交叉口,周边分布有学校、公园景点和多所大型居民住宅区,同时也是昆楚高速通往昆明市主城区的枢纽节点交叉口。
根据流量统计分析可知,高峰时段,交叉口车流方向以西进口右转(西三环往南右转)和南进口左转(滇缅大道左转往西三环)的进出高速车流为主。尤其是早高峰,西进口右转车流量高达1460pcu/h,南进口高达1320pcu/h。
(备注:西进口方向高峰右转车流量已明显超出国内城市机动车右转信控流建议的临界值650pcu/h)
存在问题
- 交通冲突下易诱发交通事故
西进口西三环右转往南汇入滇缅大道的车流量较大,由于现有右转信号灯未启用,行车速度较快,会与其他方向的非机动车、行人、车辆产生冲突。
1.“机非”冲突
西进口设置有三条右转车道且右转车辆较多,与北进口滇缅大道北往南的直行非机动车出现冲突,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另外,当右转车辆并排行驶时,会出现视野盲区,在无灯控情况下,容易与北直行的非机动车存在较大冲突,有潜在交通安全隐患。
2.“人车”冲突
西进口右转车流与滇缅大道南侧行人有严重冲突,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 信控方案设置不合理
原信控方案南进口直行方向设置为常绿状态,当南进口单边轮放的相位运转时,放行车辆会与南进口行人存在直接冲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通行效率难以保证。
- 交叉口间距近,易产生回溢
该交叉口与上游滇缅大道与昭宗路交叉口、下游滇缅大道与人民西路交叉口的间距仅310米。一旦车流量变大时,滇缅大道与西三环交叉口容易出现排队过长甚至回溢打结的现象,造成局部区域短暂性瘫痪。
优化思路
- 启用右转信号灯
通过启用右转信号灯,调节右转车流与其他交通流的冲突,保障行车安全和提升交通流的流畅度。
- 调整信控方案
针对南进口直行方向相位运转时与行人存在的直接冲突,调整信控方案,设置行人相位,保障行人安全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 采用协调控制
通过上下游控流和沿线绿波协调控制策略,均衡路段车流,减少交通拥堵和排队现象,提高路段整体交通运行效率。
优化措施
- 启用右转信号灯,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结合交叉口现状,通过开启西三环右转信号灯,控制西三环进入滇缅大道的右转车流,以减少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其他方向车辆的事故发生率,提升通行效率。
- 调整信控方案,精细化配时
调整交叉口放行方式,设置行人专用相位,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的冲突,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结合交叉口车流变化情况,精细化调整信号灯配时方案,确保各时段的信号灯放行时间更科学、更合理。
- 上下游交叉口协调控制,疏解中心交叉口压力
1.高峰协调控流
联动上下游两个交叉口,采取协调控流策略,控制车流快速进入滇缅大道与西三环交叉口,保障中心交叉口畅通。
2.平峰协调绿波
对滇缅大道平峰时段设置协调绿波带,减少交叉口之间的启停次数,缩短路段行程时间,提高交叉口间的车流连贯性和通行服务水平。
优化效果
- 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通过开启右转信号灯控和增设全行人过街相位,改善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冲突的问题,交叉口整体交通秩序良好,交通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 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第三方数据评估分析,交叉口排队长度、停车次数均有所下降,交通延误指数从原来的77.15降低至21.2,下降率为18.93%。
案例小结
本案例通过开启右转信号灯灯控、设置行人专用相位、对上下游控流及设计路段绿波协调,由点及线,有效缓解交叉口交通秩序混乱和交通拥堵问题,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
振业优控交通治堵专家团
振业优控专家团每位成员至少具有10个城市的治堵经验,至少优化过500个路口。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支撑着全国超30000个路口的治堵优化工作,提出一个又一个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