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期 内江丨首个十字型双向绿波,上线啦!

优控黑板报

专家导读

孙艳磊

点评专家:孙艳磊

案例来源:内江交通优化中心

关键词:相位相序调整、十字型双向绿波

主干道进行绿波协调控制已经成为交管部门缓堵保畅的日常举措,成为了提高城市通行效率、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本案例中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双向绿波,平峰和高峰时段均能够满足大部分车辆不停车通过,实施效果较好,能给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路口概况

内江市东兴区大千路是贯穿南北走向主干道,是连接谢家河片区和跨江桥梁(三桥)的重要通道。大千路从玉屏街路口到师院西区路口,路段全长3.30公里,沿途分布9个红绿灯路口,路段条件较好,为双向8车道,南北方向车流以直行车辆为主。

北环路为东西走向的双向6车道道路,为汉安大道主干道承担部分车流量。路段全长2.72公里,沿途分布9个红绿灯路口,西接兰桂大道,东连西林大道,路段条件良好。

图 1 大千路、北环路位置示意图
图 1 大千路、北环路位置示意图

存在问题

  • 停车次数多,等待时间长

行经两路段时,由于路口间距小,停车次数多,等待时间长,给市民带来较差的行车体验。

大千路路段:南向北方向停车5次,停车等待时间约为402s,北向南往西方向停车2次,停车等待时间约为148s;

北环路路段:东往西方向停车5次,停车等待时间约为257s;西往东方向停车4次,停车等待时间约为207s。

优化思路

在绿波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各个路口的通行需求以及运行周期差异,还要考虑大千路-北环路交叉口(关键路口)的相位设置,通过关键路口协调公共周期。

对此,交通工程师对区域17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交叉口特征和行车特性等进行深入调研,再根据现状路口之间距离、周期、通行条件等基础信息对大千路和北环路进行绿波设计。先是完成纵向路段(大千路)设计,再以大千路-北环路交叉口为关键路口,设计横向协调方案, 实现十字型双向绿波。

优化措施

1.设计关键路口相位

根据车流量对配时和相位进行设计,大千路南北直行车辆、北环路东西直行车辆为主要交通流方向,根据两段绿路设计需求,重新调整相位相序,使车辆可以在协调路段上可以连续通过各个路口的时间最大化。

图 2 大千路、北环路高峰相位配时
图 2 大千路、北环路高峰相位配时

2.统一协调时段公共周期

以大千路-北环路为关键路口,在满足非协调相位放行时间的基础上,优先分配时间给大千路南北协调、北环路东西协调,早晚高峰、平峰统一协调时段的公共周期为145秒、135秒。

3.设计绿路速度

根据道路条件、车流分布情况、车辆实际通行及数据采集等进行分析,在保障路段行车安全的情况下,高峰及平峰期间,大千路绿路设计速度为35km/h-50km/h,北环路绿路设计速度为40km/h-45km/h。

4.使用智能化软件设计协调方案

使用绿波计算软件,对大千路、北环路进行横纵双向协调控制方案进行设计,路段各时段的绿波时距图如下所示:

图 3 大千路高峰绿波时距图
图 3 大千路高峰绿波时距图
图 4 大千路平峰绿波时距图
图 4 大千路平峰绿波时距图
图 5 北环路高峰绿波时距图
图 5 北环路高峰绿波时距图
图 6 北环路平峰绿波时距图
图 6 北环路平峰绿波时距图

如图3至图6所示,高峰和平峰协调时段,大千路双向绿波带宽分别为32s、30s,北环路双向平均绿波带宽分别达到26s、25s,能够确保大部分的车辆不停车通过。

优化效果

经过优化,大千路南向北方向停车次数由5次减少至0次,北向南方向停车次数由2次减少至0次,实现南北双向不停车通过。具体优化效果如表3所示:

表 1 大千路优化效果数据对比表

表 1 大千路优化效果数据对比表

北环路东往西方向停车次数由5次减少至0次,西往东方向停车次数由4次减少至0次,实现东西双向不停车通过。具体优化效果如表4所示:

 表 2 北环路优化效果数据对比表

表 2 北环路优化效果数据对比表

案例小结

本案例十字型绿波设计,交通工程师结合路口实际情况及车流分布情况,统一路口周期,设置相位差,重新设计路口放行方案,保证大多数车辆顺畅通行,成功打造出内江市首个十字型双向绿波,实现横纵双向不停车通过的效果,极大减少了车辆的等待时间,减少路段的停车次数,提高进出车辆的通行效率,改善了市民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