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武玉萍
青海互助人,振业优控实战专家。连续多期参与广州交通信号优化实施服务项目,在交通信号方案设计和优化效果评估分析等方面具有深入的理解及丰富实战经验,精通SCATS系统的操作和使用,擅长单点配时优化和干线协调优化,熟练掌握行人过街以及特殊场景的信号控制方法。
关键词: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设置方式、信号控制类型
小编步行过红绿灯路口时,经常听到有人吐槽:
市民A:红灯时间怎么这么长?
市民B:等绿灯的人太多了,安全岛都站不下,要站到路口上,太不安全了。
市民C:这路口,人和非机动车都混在一起过街,不太安全。
市民D:这绿灯时间太短了,走慢点就过不去了,要再等一个红灯。
市民E:过街的人不多但这绿灯时间太长了吧,机动车要等挺长时间的。
针对以上情况,小编请教了实战专家武玉萍,专家表示,这些现象反映出路口存在着以下问题:
- 安全岛过窄/行人过街不连续/等待时间过长
- 行人过街距离长,最小绿灯时间长
- 缺少隔离设施
- 行人过街通道过窄
- 非机动车道缺失,交通组织设计不合理
- 信号配时不合理
为方便市民出行,解决行人过街问题,交通攻城狮都有哪些办法呢?本文着重从二次过街精细化设计出发,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战案例,分为上下两篇为大家详细剖析。
行人二次过街
行人二次过街是指行人过街时需要在道路中央的安全岛等待一次或一次以上过街的方式。
行人二次过街设置要求
- 增设行人过街安全岛的依据
按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规范,行人过街安全长度超过16米后,应该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
- 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类型
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通过设置的位置导致行人过街轨迹的不同,主要分为直通式二次过街、错位式二次过街和环岛式二次过街设置。具体如下:
直通式二次过街,行人行走路线为直线,不在安全岛上迂回行走。该类型适用:过街行人交通量较小,所需安全岛面积较小;道路几何条件良好,能够提供大面积的安全岛,例如中央隔离带或绿化带较宽,一般立交桥下交叉口的空间较大,适合设置直通式二次过街交通方式。
错位式二次过街又称为“Z”型二次过街,行人在安全岛上需要绕行一段距离,行走路线呈“Z”型。该类型适用道路中央的几何条件不理想,对安全岛的宽度有限制,当行人交通量较大时,为了保证安全岛的面积,需要增大安全岛的长度,造成行人在安全岛上横向位移。
环岛式二次过街设置条件比较特殊,一般在T型交叉口或Y型交叉口设置,行人过街时先走到交叉口中心的环岛上,判断机动车可穿越间隙后过街。这种二次过街方式适用范围较小,一般适用于畸形路口或者环岛路口。
- 二次过街的信号控制方式
行人二次过街控制方式主要有两侧搭接控制、两侧协调控制、按钮控制。
双侧搭接控制
双侧搭接控制主要指行人通过半侧行人放行方式搭接可一次通过斑马线的相位,将大部分的行人通过一次过街的方式放行,少部分行人需要在安全岛等待后通过完整的斑马线。
适用情况:
1.行人过街需求大且存在单放+对放搭接相位的路口
2.直行车流量大且有左转需求的点位
3.安全岛不满足行人过街需求,行人过街需求很大的市中心路口或者行人过街路口
4.直通式二次过街和“T”型环岛式二次过街
优点:行人体验感好,更容易接受且适合大部分信控路口;
缺点:双侧行人流量都比较大时容易出现对向人流交织的情况,可以通过设置左右分道的行人过街来进一步解决。
双侧协调控制(分段控制)
双侧协调控制主要指所有的行人都需要在安全岛等待一次或一次以上完成整个斑马线过街的信号控制方式。
适用情况:
1.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都比较大或者行人流量小但机动车流量很大的行人过街或者T型路口
2.行人安全岛不足以驻足行人过街需求的点位
3.错位式二次过街方式,或者安全岛比较大的直通式二次过街
优点:双向行人协调控制,能够充分利用行人绿灯时间;
缺点:一旦时间控制不好,容易造成行人闯红灯情况,对于协调控制的时间要求比较高。
行人按钮控制
行人按钮控制主要指通过行人需求触发的过街控制方式。当行人无过街需求时,路口常态机动车常绿;当行人有过街需求时,按照行人触发按钮的不同,行人完成整个过街的通行,需要在安全岛等待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过街方式。
适用情况:
机动车和行人需求全天变化大的T型或者行人过街路口或者环岛式二次过街。
优点:控制灵活、更精细,基本适合夜间低峰所有信控路口;
缺点:成本较高,硬件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
本文,武玉萍专家详尽讲解了行人二次过街的设置要求及信号控制方式;在下篇的内容里,她将结合具体实战案例进行解析,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