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23年十大交通精细化治理案例

优控黑板报

2023年,西安公安交警遵循特大城市发展规律、聚焦交通供需矛盾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出行更安全、道路更畅通、管理更智能的交管核心目标,转变思想观念、拥抱数据时代,深入开展城市交通“数字精细化”治堵治乱提升行动,交通治理效能在智慧韧性上实现了新突破。

百度、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2023年三季度西安市通勤高峰交通拥堵指数环比下降1.89%,通勤时间缩短1.93%,交通健康指数提升5.76%,拥堵排名下降7名至全国第15位,城市交通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打造安全、有序、畅通城市交通“新名片”注入全新动能。

近期,西安公安交警筛选出了2023年十大交通精细化治理案例如下:

西二环城市快速路阶梯式变道交通组织

关键词:快速路、位阶差、匝道出入、阶梯式变道

概况:西二环是西安城市快速路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接南二环西段、北至大兴立交,高架段保持双向4车道通行,地面段保持双向6-8车道,承担着西安城西片区过境和对外交通流转换枢纽功能。

问题简述:全线高架段与地面段车道数不匹配,位阶差较大,沿线进出口较多,车流流向构成复杂,车辆分合流、频繁变道通行,易造成行车延误和碰擦等轻微交通事故,加之车流量较大,高峰时段交通拥堵频发。

优化措施:应用阶梯式变道交通组织模式。施划地面文字标识、增设车道级指路标志,加强引导需驶离车辆在驶出匝道上游提前变道;施划虚实线,用于驶离车辆向右变道合流;施划长实线,规范匝道口行车秩序,防止车辆随意变道引发交通事故;增设电子抓拍警告设备,对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短信警示教育,让车流由无序变为有序。

优化效果:新型交通组织模式实施后,西二环主线南向北拥堵指数下降16.6%,平均速度提升16.1%;北向南拥堵指数下降8.37%,平均速度提高8.23%,交通事故率减少3%。

实施亮点:

利用阶梯式变道系统规范快速路车流变道区间,将交织冲突弱化为合流冲突,缓解因无序变道造成上下匝道处拥堵及事故多发的问题,同时通过人性化的警示提醒达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提升。

大雁塔景区周边路网交通组织优化改造

关键词:景区、单行变双行、完善转向功能

概况:大雁塔作为古城地标性建筑,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周边路网中慈恩西路、小寨东路、雁塔北路、西影路、芙蓉东路等道路通行压力极大。

问题简述:片区路网通达性不足,高峰时段道路施压能力较差。改造前大雁塔核心景区周边为单行微循环,北向南过境车流只能由慈恩西路通行,而芙蓉东路通行能力富余,北广场丁字转向功能受限,车流无效绕行距离过长,加剧片区路网拥堵态势。

优化措施:芙蓉东路(芙蓉西路至西影路段)由南向北单行调整为双向行驶,拆除大雁塔北广场丁字原封闭护栏,并增设交通信号灯,完善路口转向功能。

优化效果: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片区路网拥堵指数下降26.9%,拥堵时长缩短16.98%,平均车速提升31.4%。

实施亮点:深度挖掘交通大数据,结合OD出行分析重构道路通行模式,提升景区周边路网出行品质。

唐都医院片区区域微循环交通综合改造

关键词:单向组织、微循环

概况:唐都医院是西北地区重点三甲医院,最高日就诊量达7338人次,医院周边日间车流量大,往来交通错综复杂。

问题简述:医院门前新寺路道路承载能力不足,各类交通流混杂,医院停车场出入口及周边部分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交通流冲突点多,影响就医车流通行效率。

优化措施:新寺路(新医路至柳鸣路段)由双向行驶调整为由西向东单行,施划双向非机动车通道、增设非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保障慢行交通通行路权,对调医院停车场出入口,同步调整院内交通组织,迁移部分公交站点。

优化效果:通过区域微循环改造,新寺路设置由西向东单行路的措施,唐都医院门前就医高峰期平均拥堵指数下降5.71%,平均运行速度上升7.49%,缓堵效果明显。

实施亮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重构医院周边通行模式,打造顺畅就医路。

明德门畸形交叉口时空一体化交通改造

关键词:畸形交叉口、车道级诱导通行

概况:雁南二路为东西向快速路,朱雀大街为南北向主干道,两条道路相交于明德门遗址公园西侧,路口周边写字楼、住宅区、商业体林立,通过性与集散性交通流叠加。

问题简述:受遗址保护区影响,路口采用单向环岛形式,高峰时段交通压力极大,中央二次待行区车流交织严重,溢出问题频发。

优化措施:

1.交通组织精细化:东进口实施“禁左”,结合流量调研结果重新划分各进口道车道功能;最大限度前提停止线缩小路口空间;增设非机动车交通信号灯;设置网状禁停区消除车流甩尾溢出现象;在车道内施划地面文字标识,配合路名与分道信息集成式交通标志,诱导车辆提前变更车道。

2.信控配时精细化:增加南向西左转、东向西直行非机动车专用放行相位,南向西左转车流设置二次放行模式清空中央二次待行区排队车辆,同时根据路口不同时段的交通特性重新细化时段,提升信号配时与交通流量的匹配度。

优化效果:优化后路口整体排队长度由105米缩短至90米(降幅14.28%),平均延误指数下降8.73%。其中南向西左转方向优化效果最为明显,健康评级由等级D提升到B级,排队长度由102米下降至73米(降幅28.43%),平均延误指数下降45.50%。

实施亮点:按照“时空一体化”治理理念,“交通组织精细化+信控配时精细化”双管齐下,畸形交叉口秩序混乱、拥堵频发、路权不明等问题迎刃而解。

西华门大街车道级诱导通行交通组织

关键词:医院、景区、车道级诱导通行

概况:西华门大街(北大街至麦苋街段)道路南侧为陕西省中医医院,北侧为莲湖区人民政府、莲湖区消防大队,西侧为回坊美食文化街区。

问题简述:片区内旅游、就医、居民日常出行等多类交通需求叠加,且医院泊车资源有限,入院车辆排队较长,影响公安、消防、医疗等应急车辆出行,节假日期间制约旅游客流出行效率。

优化措施:通过增设多组交通标志、施划地面文字标识分离就医入院车流、送客临停车流、应急通行车流与其他车流,将原有路内停车位调整为应急处置区域,旅游高峰期作为公安值守点。

优化效果:经过综合施策,高峰时段西华门大街(北大街-麦苋街段)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由西向东方向早高峰拥堵指数从5.3变为4.5,下降了15.1%,平均速度由17.0km/h变为20.0km/h,上升了17.6%;晚高峰交通指数从6.6变为4.9,下降了25.8%,平均速度由12.0km/h变为18.0km/h,上升了50.0%。

实施亮点:车道级诱导各类交通流各行其道,改善整体通行秩序。

南二环雁塔立交互通式交通组织改造

关键词:无信控盘道、整体有序、局部控流

概况:近年来,西安市二环路整体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其中南二环交通量最大,西安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显示,日交通量高达18.9万辆。南二环雁塔立交是雁塔路与南二环相交而成的简单菱形互通立交,建成于1994年。

问题简述:南二环雁塔立交桥梁设计容量有限,高峰时段常态化大流量,盘道内交通流冲突点多,溢出、锁死现象频发,机非混行现象严重。

优化措施:

1.上桥匝道由单行调整为双行通行,盘道内东西向禁左禁直、南北向禁左(7时至20时,公交车除外);增设机非隔离护栏,分离机非混行冲突。

2.区域信号联控“截流+诱导”,高峰时段渐进式分级截流驶入南二环雁塔立交区域车辆;警企联动,更新南二环雁塔立交导航线路,结合拥堵情况实施高峰时段诱导分流。

3.采用“固定岗+巡逻岗”的多形式高机动勤务模式,加强早晚高峰等重点时段疏导管控,纠处违法违规行为。

优化效果:经过综合施策,高峰时段雁塔立交盘道内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平均排队长度减少约76.87米,平均车速提高约29.16%。雁塔北路由南向北方向拥堵指数从1.64变为1.34,下降了18.29%,延误从31s变为25.48s,下降了17.79%;由北向南方向拥堵指数从1.9变为1.59,下降了16.32%,延误从26.28s变为22s,下降了16.29%。

实施亮点:“交通组织+信号控制+勤务布防”,分离交织、分流压力。

友谊路绿色出行交通组织示范路段建设

关键词:医校、慢行系统优化

概况:友谊西路是西安市碑林区重要通勤道路之一,为三块板道路,全线分布有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人民医院等多所“医校”,早晚高峰公众出行密集。

问题简述:沿线侧分带开口较多,车辆主辅道变道频繁,夜间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行人、非机动车南北向过街需求较大;公交站点较多,进出站路权不明晰影响公交车辆通行效率。

优化措施:将友谊西路(劳动路-长安路段)试点建设为“绿色出行交通组织示范路段”,路侧设置交通标志强化宣传引导效果;全线施划非机动车蓝色引导箭头,增设机非隔离护栏保障通行路权;行人、非机动车通行频繁点位增设荧光黄绿警示柱及反光道钉,提升夜间警示效果;将沿线无灯控斑马线前停止线提升改造为“阶梯式”,有效消除视野盲区;公交站点设置“礼让公交优先出站”交通组织配套设施,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路权。

优化效果:改造后,友谊路高峰时段公交运行平均速度提升5%,公共交通与小汽车行程速度比达86.11%。非机动车道品质大幅提升,非机动车道占用率下降30%,非机动车通行守法率上升50%,非机动车占机动车道行驶率大大降低。

实施亮点:针对城市核心区慢行交通流量集聚特点,坚持“绿色优先”理念,提升绿色低碳出行品质。

西沣路通勤瓶颈点借道左转交通组织优化

关键词:通勤瓶颈点、借道左转

概况:西沣路与西沣二路十字,是连接高新区与雁塔区的交通枢纽,周边商住繁忙,人口流动大。

问题简述:工作日早晚高峰路口南向西左转车流通行需求极大,排队溢出至上游路口问题频发。

优化措施:南进口道应用“借道左转”交通组织模式,连续设置6级交通标志加强提示引导,调整路口信号放行模式并结合交通流实际持续精细化调优。

优化效果:借道左转交通组织落地后,高峰时段每个灯时可多通过7-8辆左转机动车,南向西左转车辆排队情况得到大幅度缓解,盘活了西沣路-锦业路片区整体路网通行能力。改造后西沣北路(西沣二路到西沣三路,南向北)工作日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20.52%。

实施亮点:借道左转疏瓶颈,时空联动促畅通。

凤凰城小学新型交通组织与安全设计

关键词:学校、Z型斑马线、巴登堡纹、荧光黄绿设施

概况:陕西师范大学凤凰城小学门前元朔大道为四块板双向六车道道路,上下学时段学生过街较为集中。

问题简述:元朔大道为城市主干道,客、货车流量大、速度快,学校门前斑马线未设置交通信号灯,学生过街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优化措施:设置“Z”字型斑马线及“阶梯式”停止线保障人、车安全视距,施划“巴登堡纹”标线增强斑马线警示效果,增设荧光黄绿新型交通标志及警示柱提升夜间视认性。

优化效果:改造后过往车辆行车速度得到压降,安全停车视距得到保障,学生过街秩序大幅改善。

实施亮点:学校门前升级加强型警示设施,打造平安上学路。

环城东路低等级道路平交口交通组织优化

关键词:支路接主路、干路保畅

概况:环城东路与五道什字西街为灯控十字,环城东路为城市主干路,主路双向6车道。五道什字西街为支路,双向2车道,十字西段跨护城河桥为双向3车道,路幅窄。

问题简述:东进口双向2车道,左转和直行相位无法分设,东西向左转车辆与行人冲突较大,存在排队溢出现象。

优化措施:采用中央隔离护栏沿南北向封闭路口,东西向实行“右进右出”交通组织,人行横道增设柱式隔离。

优化效果:南北向绿信比提升,环城东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5%,路口高峰时段延误指数下降15%。

实施亮点:针对过饱和运行的主干道与支路交叉口,实行支路“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模式,优先保障主干道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