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期 乐山丨明确各方路权,保障通行安全

优控黑板报

专家导读

点评专家:王秋洪

案例来源:乐山项目

关键词:路权、交通设施、夜间行车安全、事故率

该案例主要通过对下穿隧道前的标志标线、交通设施等进行调整优化,明确非机动车在道路参与者中的路权,并降低了路段的机非冲突,提升路口的交通安全水平。案例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升了非机动车的路权,让非机动车有“路”可走,也让整个路口的交通参与者知道怎么走。

路口概况

凤凰路北段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三桥西侧,该路段在岷江三桥西侧为下穿通行道路,在岷江三桥交汇处由双向8车道变为双向4车道下穿直行,4车道连接桥梁通行,道路路幅较宽。周边分布多个大型生活社区和学校,居民有巨大的出行需求。

图1 高空分布图

存在问题

1.机动车渐变段过短,变道安全距离不足

原下穿隧道在入口处用护栏分隔车道,由双向4车道变为双向2机动车道+双向2非机动车道,渐变段不足20米,变道视野较差,路段交织点多,机动车易驶错进入非机动车道。

图2 改造前

2.非机动车道不连续,机非混行路段长

下穿隧道在设计之初未规划非机动车道,仅用护栏占用机动车道分隔出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不连续,进入隧道前需跨越3条机动车道,机非混行路段长,存在多个交通冲突点;而周边分布着多个大型生活社区和学校,经下穿隧道的非机动车数量众多,有较大安全隐患。

图3 改造前

3.照明密度较低,存在视线盲区,缺少反光设施

该路段路幅较宽,照明密度较低,夜间通行视距不足,存在对向来车灯光盲区;且缺少反光设施,不能看清标识标牌,易驶错道路;而变道提示标牌和护栏常因事故损坏,缺少指引,车辆不能及时变道驶入正确车道,行驶风险增大。

图4 改造前

优化思路

在下穿隧道入口前施划机动车道变道导流线,延长渐变段,保证变道的安全视距,缓解路段冲突;

在下穿隧道施划非机动车道,明确下穿隧道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路权,并延长非机动车道护栏,分离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减少机非混行距离,保护非机动车安全;

地面增设反光设施,避免夜间因照明条件不佳,看不清标识标牌驶错道路而发生事故。

优化方案

1. 增绘机动车变道导流线,使其在进入隧道前汇入机动车道

以下穿隧道南进口为例,在距离下穿隧道入口约100米处,增绘约43米长的机动车变道行驶导流线,延长机动车变道距离,使其有充分的安全距离在进入隧道前驶入机动车道,减少了机动车在该路段行驶时的交通冲突点。

图5 改造方案示意图

2. 设置下穿非机动车道,明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路权,缩短机非混行距离

设置下穿非机动车道并延长至距离下穿隧道入口约100米处,增绘非机动车道导流线,延长非机动车道隔离护栏,使其提前进入下穿非机动车道,缩短机非混行距离,隔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减少车流冲突点,保障非机动车的行驶安全。

图6 改造方案示意图

3. 增设反光设施,保障夜间行驶安全

在导流线上增设反光道钉,避免车辆因道路照明情况不佳不能辨认标识标牌而驶错车道,降低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图7 改造方案示意图

优化效果

通过增绘机动车变道导流线、设置非机动车道、增设反光设施后,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得到大大提升。根据交警事故部门反馈的信息,该路段改造完成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降低;此前护栏标牌平均一周撞坏1到2次,2021年4月22日改造完成后,未发生一起护栏标牌损坏事故。

图8 改造前示意图
图8 改造前示意图
图9 改造后示意图
图9 改造后示意图

案例小结

路权即交通参与者的权利,是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道路交通活动的权利。非机动车是许多市民的出行代步的工具,但部分非机动车驾驶人不遵法行驶,为图便利不按车道行驶,机非混行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存在安全隐患。

本案例中,凤凰路北段-岷江三桥西下穿隧道通过增绘机动车变道导流线、设置非机动车道、增设反光设施三点措施,明确了此路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路权,分隔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车道,减少了交通冲突点,保障了市民的通行安全。改造完成后(2021年4月22日)至今,该路段未发生一起护栏标牌损坏事故,得到了市民与交警部门的一致认可。